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作者:武汉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外科医师分会 许其军

 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痣。大部分的痣是后天的,也有一部分痣是从小长在身上。那么,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身上会长痣?

  如果你留点心可能就会发现,大部分人其实都是“有痣之士 ”,脖子上、胳膊上、脸上……只有你意想不到的地方,没有“痣”到不了的地方。
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  但是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,长“痣” 似乎是成年人专利,很少见到有孩子长痣,所以有些家长在偶然发现,自家孩子是“有痣儿童”后都会惊呼。

  一般认为痣的发生,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紫外线为主的环境因素有关,常在两岁后开始出现,大多数都是正常的黑色素沉积,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和黏膜。

1、黑痣的概念

  黑痣其实也是一种肿瘤,不过是良性肿瘤,是皮肤的一种色素性良性病变,所以大多数的黑痣都不会癌变的。但是如果乱点或者时常刺激,黑痣就可能会导致良性肿瘤变恶性。所以如果你家孩子身上长了痣,无异常或不太影响美观的情况下,不要轻易给孩子点痣。因为点痣时会刺激到痣的肿瘤组织,尤其是用药水、电灼、冷冻,以及某些激光等方法,再加上如果是没有经验的人操作,就容易导致点痣“不干净”,如果良性的肿瘤组织受到刺激后仍有残留,就留下了癌变的可能。
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  有些痣本身是先天高危险的痣。婴儿一出生就看得到的痣叫先天痣,先天痣不多,根据统计,1%的新生儿有痣,并非所有先天痣都是一生出来就有危险,大小是重要因素。一般来说越大的痣,将来变恶性的机率较大。

2、黑色素瘤如何自检

  对于身上已经出现的痣,一般3mm以下、色素均匀、结构对称的,不需要特别担心,其余的痣需按照传统的“ABCDE法则”来进行自检。

  因亚洲人中,原发于肢端的黑素瘤约占50%,常见的原发部位多见于足底、足趾、手指末端及甲下等肢端部位;原发于黏膜,如直肠、肛门、外阴、眼、口鼻咽部位的黑色素瘤占 20%~30%,故推荐对于特殊部位的痣应当尤其注意自检,除以上提到的部位外,还包括:头皮、耳、乳房、膝盖、手肘。
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3、痣长在什么地方,家长需警惕

  大家可以放宽心一点的是,绝大部分的痣都是良性且安全的——像大家最担心的黑色素瘤,我国发病率在0.9/10万,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低的。
  对待黑痣,既不要恐惧,也不能麻痹,应当重视它,但不要去惊动它。平时不要去摩擦、腐蚀、刺激黑痣,以防止癌细胞的迅速分化,造成恶变,对突然增大、颜色加深、表面粗糙角化的黑痣,应特别重视,及早去医院请医生治疗。

  所以大家不用太焦虑,可以重点关注下这些部位,看看自己、家人、孩子,在这些部位有没有痣:

(1)长在【四肢末端】的痣

  像手指、指甲下面、足底、脚趾等部位,如果长了痣的话需要高度注意。因为亚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,50%黑色素瘤的发病部位都位于四肢末端,还有像腰部皮带区这些平时容易摩擦到的地方。
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  如果这些部位新长出了任何可疑的痣,建议去整形外科就诊,排除一下恶变可能。

(2)长在【黏膜上】的痣

  中国黑色素瘤约20%来源于黏膜,比如口腔、鼻腔、肛周、会阴等部位。这类部位一般比较难发现,一旦发现有不明痣,谨慎起见也建议就医检查一下。

(3)【长期暴露于日光下】的痣

  比如面部、脖颈处、胳膊等。因为紫外线能穿透皮肤表层,刺激痣细胞,是痣发展为黑色素瘤的重要诱因。

  如果发现指甲沟、结膜、阴道或者包皮部位长出了黑色的痣,同样应该多加注意,因为这些地方所生长的痣比起其他地方更容易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,大家要趁早做出干预处理,不要让身体受到更多的损害。

4、预防措施:

  长了痣,最重要的就是预防与自查,再叮嘱大家几点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:

(1)注意防晒

  紫外线照射是黑色素瘤诱因之一,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护理,切勿暴晒。
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(2)注意不良刺激

  不要用针挑、腐蚀药物或不彻底的冷冻以及激光等方法刺激黑痣,有可能诱发痣恶变。

(3)注意别乱抠

  很多人有事没事总喜欢抠痣,这样是极其危险的,很容易让良性痣转向恶性。

小小年纪,为啥也长痣?

 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们:当原有的痣面积或体积突然增大,或近期突然颜色变深、变黑,感觉异常,痣上突然出血破溃,黑痣四周出现新的小黑点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诊治,避免造成痣的恶化。

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hysxh.com/knowledge/5926.html

(0)
武汉医师协会的头像武汉医师协会
上一篇 2024-10-23 11:56
下一篇 2024-11-04 10:49

相关推荐

  • 关于“血脂”的深度探讨——医患对话

    作者:武汉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张利芸 血脂和血流变一样吗?   心血管医师:经常能在门诊遇到这样的患者,“医生,给我开个血液流变学检查,看看血脂高不高,血稠不稠。”   其实血液流变学这个检查,并不是血脂检查,血流变上面,常常会写全血粘度(高切)、全血粘度(低切)、全血粘度(中切)……   这些数据,其实跟血脂不是一回事,这些血粘度的…

    2025-01-22
    89900
  • 珍视独一无二的你

    作者:武汉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瞿娜   “魔镜、魔镜告诉我,谁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人”——爱美是女性的天性,在我们的文化中也喜欢用最美丽的辞藻来形容女性,如花般娇艳,如月般皎洁。然而,在青少年至成年早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在认识自我、形成自我、与自我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认知的偏差导致焦虑、抑郁情绪产生。  …

    2023-12-29
    2.8K00
  • 高压氧治疗中的耳部舒适指南——巧妙运用咽鼓管调压,护航您的治疗之旅

    作者:武汉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罗颖 熊贤诗 魏海棠   高压氧舱是一种医疗设备,用于治疗多种疾病,如神经系统疾病、感染性疾病、创伤救治、中毒急救、减压病、伤口愈合不良等。在高压氧舱中,患者吸入高于正常大气压的纯氧,以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。在高压氧治疗的升压的阶段,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耳部不适,会出现闷、堵、痛的感觉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,飞机起飞降落时、乘坐电梯…

    2024-11-07
    4.0K00
  • 守护心跳的“隐形卫士”——ICD(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)

    作者:武汉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杨飞燕 典型案例   朱某某,女,61岁,2019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植入ICD,5年间患者在家经历了 8 次 ICD 放电,最近又数次连续放电,这意味着她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,而 ICD 每次都成功地发挥了作用,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。   患者紧急就医,医生发现由于患者近期药物服用…

    2025-01-22
    1.5K00
  • 注意!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压波动

    武汉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张利芸   在临床工作中,不少人在长时间的血压控制良好以后,会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显著升高。这种情况的出现,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不良如久坐不动;或饮食不良,进食大量含钠食物如腌菜、咸汤;或体重未得到控制,也有因睡眠障碍,情绪焦虑诱发血压波动。   其中有一类原因在临床中很常见:药物引起的血压升高。这里列举了几类…

    2023-11-20
    2.1K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027-8229538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whysxh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~周五
08:30-11:30,14:30-16:30

关注微信